beat365手机版·(中国)官方网站-ios/安卓/通用版

新闻资讯
先贤文化|“词中之龙”辛弃疾,意却最难平
发布时间:2024-01-22
  |  
阅读量:262
字号:
A+ A- A

辛弃疾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中年后号稼轩,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

当过“特工”,两次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,却志在考察敌情,勘测绘画出山川地图。

2.png

当过起义军领袖,在其祖父辛赞的临终三声“起事!起事!起事”后,拉起两千人的起义军加入抗金队伍中。

当过一方父母官,在残垣断壁的滁州,大兴基建,兴商贸,护农田,造福一方百姓。

4.png

当过“特种部队”教练,其训练的飞虎军成为当时的最强战力,不但镇守一方,还被金人忌惮。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,撰写出《美芹十论》《九议》等,条陈战守之策,却均未被朝廷采纳。

最后,万般无奈下,纸笔化成枪,独创稼轩体。

1.png

这首《破阵子•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成为了多少人心中的意难平,

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外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
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!”

3.png

那首“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,后世对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有着多种解读,但是“那人”其实就是是稼轩自己罢了。

是那个22岁上马杀敌,擦拭槊枪的辛幼安;是那个壮志在胸,杀伐果断的辛稼轩。

这是辛弃疾对自己的警醒,不要在温柔的江南水乡迷失自我。

5.png

辛弃疾一生以收复山河为志,以功业自许,却命运多舛,壮志难酬。

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马上定乾坤,最后却在这腐朽到极致的南宋朝廷里,遗憾终老。